年关将至,十二月的京城热闹非凡,朱雀大街上到处都是卖门神画像、钟馗画像,以及桃符、年画的,酒楼商铺门前也纷纷挂起红灯笼,白雪红纸交相辉映,年味儿一下就上来了,每家每户都在忙碌筹备即将到来的年节。
裴家和赵家乃世交,裴尚书夫人黄氏与明宣侯夫人王氏乃表姐妹,素日里往来密切,每逢遇到难以决断的事,黄夫人总要寻表姐商议。
腊八节次日,黄氏一大清早便遣人给明宣侯府上送了拜帖,为的是与王氏商榷半月后太后寿诞献礼的事。
今年大燕四处遭灾,太后不欲大操大办,百官所献的寿礼自然也不应过于奢靡,最好是既显新意,又显心意的小玩意儿,二人琢磨许久才敲定主意。
落英楼里,炭火旺盛,烘的人有些发闷,黄氏伸手推开半扇雕花窗,猎猎寒风扑面而来,她舒坦地轻叹一声,转头冲表姐抱怨。
“上个月,我自灵州突厥人手里收来几张上好的雪狐皮,本想当作寿礼,可昨儿听老爷说,最近突厥那边也遭了雪灾,临近年关频频骚扰我边关百姓,消息传进京,圣上发了好大的火,我便也不好再献狐皮去触霉头。”
王氏拿起一个黄澄澄的橘子,剥掉皮递给她,笑道:“太后寿诞又不止这一次,今年不送可以留待明年,或者你留着给自己做件衣裳,也是好的。”
黄氏垂眸扒拉橘瓣儿上的白丝,淡淡叹气:“我呀,烦的也不只是皮子,更恨那作恶的突厥……”
听她提起突厥,王氏心里暗叹一口气,岔开话题,同她聊起楚郎中家的二女儿竟然有一手好医术,现在正请她为婆母治病的事。
两人没说多大一会儿,忽然听到一阵说话声从窗外传来,黄氏探头望去,只见一行人正从落英楼对面的林涛院出来,为首的是一位身穿烟粉色袄裙的年轻姑娘。
小姑娘削肩柳腰,肤色堪比檐上新雪,一双大眼睛水汪汪、清亮亮,笑起来潋滟生波,整个人好似泉州官窑里烧出来的,温婉剔透的甜白釉。
王氏素手轻点:“喏,那就是我方才说的楚二姑娘。”
黄氏倾身靠近窗棂,瞪大眼看了好一会儿,直至楚二姑娘一行人走远,方才转过身,啧啧摇头:“你说那李家到底是怎么想的?”
楚李两家的退亲风波尚未过去多久,李三公子定亲后与道姑纠缠还闹出人命一事传得沸沸扬扬,甚至有御史还参了李家一本教子无方。
众人谴责过李三郎荒唐后,也没放过楚二姑娘,纷纷揣测她大概是貌似无颜,性情不好,所以才不得喜欢。
而刚刚听表姐说,楚二姑娘性格温婉,待人有礼,又有一手好医术,黄氏便下意识认为既然不是性情不好,那约莫是模样差了些。
这可巧,前脚她才闪过这个念头,后脚便看见了楚二姑娘真容,惊讶之余,更觉外头那些议论可笑。
李家人怕不是被猪油糊了心,放着这么毓秀的美人胚子不要,偏要同道观里和离过的姑子不清不楚搅和在一起。
王氏嘬口茶,微微挑眉:“大概就是妻不如妾,妾不如偷了。”
黄氏一听便笑了,坐回椅上调侃道:“这话要是被你家侯爷听去,非要气死不可!”谁人不知赵侯爷爱重表姐,婚后二十年,别说妾,便是通房丫头都没有!
王氏耳尖微红,抬眸横她一眼,塞了一瓣橘子去堵她的嘴,又继续聊起家常。
二人这一聊就聊到天色擦黑,约好元宵节并排在朱雀大街设灯棚,黄氏方才意犹未尽地起身离开。
出了落英楼,她身边的大丫鬟莲叶便忍不住催促:“夫人,您且快些走吧!估摸着申时都快过了,您忘了,今儿是越哥儿和鸣哥儿休沐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【www.lwxs6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