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着两个金饼砸下来,沈蕙对这萧家郎君的好印象直线上升:“那晚您已经送过我金饼了,今日还送,这谢礼未免过于贵重了些。”
“姑娘收下吧,算作我的一点心意。”萧郎君又一拱手,“日后便将它放在兽房养,我不带回前院了。”
“那狸奴很健□□产后也不见消瘦,如今被我起名叫糖糕。”沈蕙观他确实诚恳,放心收了金饼到荷包中,“它诞下五只小猫崽,各个生龙活虎的,郎君放心。”
他温声颔首:“若它们生病或有事,希望姑娘尽力救治,若需要银钱去买药材,尽管到前院藏书阁寻我。”
“不用郎君出钱,兽房如果想给小兽们看病,可从大库房那支银子。不多但够用,一只狸奴又能得什么大病。”沈蕙心内忍不住腹诽,若真不幸生了大病,以古代这医疗条件,也没法医治啊。
“大库房那规矩重重,恐怕不容易支银子吧。”萧郎君尚且不知大库房被清理。
沈蕙察觉到他的消息迟钝,便没多言:“往后应能容易些。”
他眼眸微沉,但面上神情依旧是木讷温吞:“你自己心中有考量,我不多言,只记得遇上急事,去寻我的书童静言。”
楚王待这个外甥不差,所侍奉的奴仆与自家儿子们规格相同,四个大嬷嬷两个大丫鬟六个小丫鬟,外加十个扫洒的杂役。
可萧家郎君嫌人多乱哄哄的,从客院搬进藏书阁住后,身边只余一个书童静言。
“郎君不看看糖糕吗?”到底是收了人家的钱,沈蕙又问一句。
“我不该在后院久留。”萧郎君却推辞。
沈蕙无意和他有太多瓜葛,只是假意挽留几句,带上金饼回了兽房。
歇息时间已到,她又该练字。
小楼之上,批阅沈蕙课业的段姑姑瞥见那令她不释手的金饼,了然道:“是萧家郎君来了?”
“不是说他父亲被削爵了嘛,为何出手仍这般阔绰?”沈蕙纳罕道。
“破船还有三千钉,何况是一门两侯、公主出降的萧家。”段姑姑思及萧家郎君,半是警告半是叹息,“他的事你少打听,别给自己惹麻烦,也是别给那孩子添麻烦。”
萧家有两房,大房封镇安侯、二房封武安侯,兄弟俩均立下赫赫战功。镇安侯既是萧郎君之父,被削爵后却未抄家,但没了那等品级,坐拥侯爵府规格的宅子自然无法再住下去,其妻宜真公主领着儿子搬回公主府。
原还好好的,但谁知宜真公主自丈夫削爵病逝后郁郁寡欢,时常梦魇,又性情大变,躲进京郊道观中清修,撇下孩子,不问俗事。
萧郎君的叔叔武安侯则惧怕身受牵连,闭门谢客,不允许家中接济侄子。
最后,只能由楚王这个舅舅出面,接外甥入府抚养。
薛皇后倒是曾有意照拂外孙,奈何其母宜真公主天真烂漫、不分敌我,从前与庶兄先豫王甚为要好,每每想到此处,薛皇后只觉厌恶,如此也疏远了外孙。
沈蕙连声答应:“是,若非他一出手就是一个金饼,我绝不轻易跟前院的主子说上半句话。”
“明日上元我放你一日假,后日你生辰再放一日。”段姑姑往纸上圈出几个略潦草的字,让她重写,“即便是休息也不可荒废练字,至少该写上半张大字。”
“生辰?”她眨眨眼,显然没反应过来。
“你生辰你不记得?”段姑姑卷上一张大字,轻拍她发顶,“还要你妹妹来与我求情,许你休上一天,仿佛我多严苛一般。”
正月十六,乃原主生辰。
沈蕙这才发觉要露馅,贫嘴道:“这不是我过于沉迷练字学习,勤奋刻苦,不仅废寝忘食,连生辰都忘了。”
“少和我油嘴滑舌。”段姑姑哪里能猜到沈蕙是后世孤魂,压根不知原身的生辰在哪日。
“姑姑,上元节您不出去吗?”沈蕙问道。
段姑姑兴致寥寥:“乱哄哄全是人,只有未及笄的小姑娘才喜欢去逛街看花灯。”
逢年过节一出街总是人挤人,不知是看景色还是去数人头,无论何地无论何时空,皆如此。
“还真全是人啊......”上元节当晚,凝望平康坊里行人的摩肩擦踵,沈蕙方知段姑姑讲的是真理,她大声喊六儿,“你最熟悉外面,现在去哪?”
平康坊是距离崇仁坊最近的几个里坊中最热闹的里坊,北曲里多名妓,几个小丫头不方便到那边,只往其余三曲里逛,到酒肆里买胡商现做的胡饼,去小贩支的摊子上吃炸粔籹。
人声鼎沸,六儿亦是听不清,扯嗓子喊回去:“去徐家酒楼附近,那的花灯比别处好看。”
“滚开,让开!”
马鞭声破空飞来,不知是谁家奴仆驱车行来,余下几点馨香馥郁的脂粉味。
“好气派的马车,谁府里的?”沈蕙随路过看热闹的百姓的一同张望。
“赵国公府薛家。”春桃跟在楚王妃身边,自然熟悉常与王府来往的高门大户,“后族。”
沈蕙一惊,拉上沈薇便走:“我们去酒楼里瞧瞧吧,我请客。”
“真的?”沈薇瞪大双眼。
春桃闻言,一下子挽住沈蕙的手臂,也惊讶问着“去徐家酒楼吃一次少说要花你三两银子,若是点他们那招牌的玫瑰酿,又需二两,你舍得?”
“过节嘛,舍得。”沈蕙想想萧家郎君给的两块金饼,自觉底气十足,大手一挥。
徐家酒楼虽名为酒楼,却是处布置清雅的小院子,因院中建了夏日避暑用的凉阁,外形似小楼,方叫酒楼。
无大堂无散座,只请客人进了厢房用餐,一行人来得早,仍剩两间房。
“几位女郎,菜齐了。”一红裙侍女推开厢房的门,引人上菜,“丁子香拌鱼脍、炙鹿舌、片羊腿、银鱼鸡丝羹、野蕈炒荠菜、天花饆饠、青凉臛和鸳鸯炸肚,主食是菰米饭。我们主人看您几位全是小女郎,怕你们喝不惯酒酿,命我在玫瑰酿外,送来一壶炖梨汤。”
“这时节哪来的荠菜?”入冬后,沈蕙还未吃过这般新鲜碧绿的青菜。
“徐家酒楼背后的主人可不一般,命奴仆在京郊处建有多处农庄,每到冬日里在大屋中生炭火种青菜,供给酒楼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【www.lwxs6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