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

32. 回村

“你是?”胡县丞上下打量面前的女子,看穿着应是家资不错的读书人,来府衙作甚。

很快,她的疑问便被解开。

一个衙役打扮的人忽地跑上前来,在她耳边轻语两句,很快,胡县丞看孟清许的眼神发生变化,这女子不仅是秀才,今后还会是自己女儿的连襟。

不错,何家在挑儿婿上还是有些眼光。

孟清许认得胡县丞,上次定亲时匆匆瞥过,何青那时的谄媚样子,至今记忆尤新。

抬手行礼,举止悠然,解释自己为何来此,“今次科举得中,幸得黄大人赏识,叫某来府衙一叙。”

虽是知道孟清许是谁,胡县丞还是打着官腔,“这么说来,你是今年院试的秀才?”脸上推起亲和的笑意,“可是孟清许,孟秀才?碧水县其余几个秀才我也是认识的。”

“正是。”

“说来有缘,我那小女正要娶何家小儿为侧夫,孟秀才也与何家又亲,算下来,你我两家算是沾亲了?”

孟清许勾唇一笑,笑意却不达眼底,一个是娶侧夫,一个是正夫,怎可相提并论?心中思及何家对金氏父子的态度,胡家,是有些势力。

不过,这份实力又能保持几何呢?

黄县令年事已高,发丝皆白,老态尽显,想来要不了多久便会致仕,等新县令来此,面对在碧水县经营已久,有地头蛇之态的胡家,能容忍吗?

到底只是一时风光,何青看不清,眼前这个对她略有好感的胡家家主呢?

掩下眸中的情绪,孟清许装作木讷的样子,面有犹豫,“怎可使得,大人是官身,我就是一个秀才,与大人相提并论,不好。”

亲自递过去的橄榄枝被人扔了,胡县丞心有不悦,仔细看了眼孟清许,见她神色不似装傻,放下心防,随意与孟清许聊了两句便离开了。

心中冷哼,原来是个书呆子,得中第三又如何,一点为官之道都不懂。

何家,也就那点儿眼光,小女儿娶他们家儿子属实委屈了些。

马车赶回何府。

何青听到仆从汇报,立马跑来关心。

“清许,可是见着县令大人了,大人看着身体如何?你这次,算是得了县令大人的青眼了。”何青笑得见牙不见眼,连声音里都透露着喜气。

县令可是比县丞还大的官,若是儿婿得了县令大人的赏识,今后,她在胡县丞面前腰杆也挺直些。

孟清许开口,打破了她的幻想,“并没,考中秀才的学子县令都会召见。”

“是吗?”何青呐呐,心中涌起几分失落。

不过孟清许留给她的失落,在上一次她就已经见识过,现在想起心口还会微微发疼,同知大人家的孙女啊,怎就攀不上呢?

“何姨,天色不早,今日还要赶去村里。”孟清许出声提醒。

“对,对,对。”何青也想起正事。

两人往后门走去,门口停了辆马车,许氏与何未央已经坐上了车。

视线穿过打开的车帘,孟清许与端坐在马车上的何未央对视,嘴角划过一抹轻浅的笑意。

扶着何青上车,再上去。

……

青山村地如其名,村子背后是一座常年青绿的大山,靠近山林,村中人上山打野菜,采药,伐木,烧炭,日子过得还不错。

山下是平整的田地,因着冬天,没人在田间活动,有手艺的女人呆在家中,或划些竹篾,编制背篓箩筐,拿去城里卖,或去山上砍些柴火,背去城里,卖了换钱。

没甚手艺的,勤快些的,跑去城里做工;懒些的,去处就多了,不是在这个村口就是在那个村尾,三五成群,整日不着家,俗称混混。

这天,青山村的几个混混女耍作一团,商量着去城里吃些好的。

刚走出村子不远,就见一辆大马车往村子里开。

心里有几分好奇,谁来了?是哪家的亲戚,这么有钱,她们怎没听过。

也没心思出门了,回头,纷纷往村子里跑。

村口大槐树下,村中大叔大爷闲着无事,提着板凳,身前点着柴火,围坐在一起,边纳鞋底边聊着村里村外的八卦。

忽地,有人见到一辆马车往村子里跑来,“哎呀,这,这,这谁家的亲戚?找谁的?”

不等几人凑上前问一问,马车径直走了,往村尾方向去了。

村尾?谁家住村尾?

家住在村尾的人笑得灿烂,跟在马车后头,跑得飞快,这要是自家亲戚,他家还不得发。

剩下的几个大爷大叔互相对视,管他呢,先去看看再说,嘿呀,到底是谁家亲戚啊,有钱坐马车。

一时间,好些个村民奔着村尾跑去,看热闹,凑稀奇。

也有人瞧摸着回家,通知家里人,通知村长,通知各家族长。

孟清许最先下车,搀扶着何青等人下马车。

此处已是山脚,孟父孟母安葬在前头的山林中。

提着香烛贡品,踩着不熟悉的山路,走到了目的地。

坟头干净,看着是才清理过,扯掉的杂草还堆积在一旁。

何青走上前,主持着将香烛插上,贡品也被孟清许一一放好。

许氏点燃了纸钱,大把大把的放进盆中,火势变大。

看着两个坟头一个墓碑上刻写着孟维安之墓,另一个碑上写着孟维安夫郎许夏之墓。

眼中不由蓄起了泪花,许氏名叫许洁,最初与许夏认识就是因着二人同姓,后来慢慢熟悉,成了手帕交。

没想到好友这么年轻便走了,留下清许一个十三岁的孩子,孤苦无依的。

也是缘分,这品行好,孩子救了自己儿子,又有青梅竹马的情分在,定下了亲事。

抓起一大把纸钱,散入火盆,火苗变大,好似自己的好友听见喜讯在笑。

许氏高兴了些,想来好友也是满意这门婚事的。

孟清许跪在地上一边烧着纸钱,一边在心中祷告,你们且放心地去,我虽不是原身,但我会带着原身的愿望活下去,今次,我考中了秀才,特来给二老报喜。

火星在空中舞动,像是在回应。

何青与孟家妻夫二人不熟,但不妨碍她许愿,到底算得上亲家,若是在天有灵,保佑她的生意越做越大,保佑她何青今后成个大富商,体面人,有官府的势力做靠山,旁人见她都得敬上三分。

虔诚的模样将孟清许看得一愣。

何未央也跪在一旁,他即将进何家的大门,今后会陪着孟清许一起来扫墓。

山脚,一大堆村民围着马车转悠,车妇坐在车辕上,面上有几分不耐烦,她就是何府一个赶车的,这些人跟她打探消息没用。

做下人的就是要嘴严,把主家的消息泄露出去,被发现,吃不了兜着走。

眼看大听不出什么消息,围着的人也识趣,走开了些。

却没离开,好些人凑做一堆,叽叽喳喳讨论到底是哪家的。

越讨论越兴奋,仿佛看见了银子在与她们招手。

忽地,人群散开了些,几个老人走了出来,最前头的便是村长,身后几个是村里三个大姓家族的族长。

分别是孟,王,李三家。

几个老人,拄着拐棍,盯着山林中冒出的青烟纳闷,那方向,好像是孟家的祖坟来的,是孟家人?

可不应该啊,青山村三家大姓中,孟氏家族人口最少,这辈年轻人中也没听说哪个出息了。

她们却是不知早已将户籍转换到县里的孟清许,中了秀才,敲锣打鼓的动静也止在了何府。

好一会儿,众人才见着了从山上走下来的人。

三年过去,孟清许长开了些,从五官还是能认出她是谁。

人群中有人高喊,“孟秀才的女儿,孟清许!”

其余两家听了,心里最后一丝幻想被打破,是孟家那个被接到城里享福的秀才女儿。

不少人开始打量四人的穿着,看见孟清许身上的书生袍,上好的衣料,心中泛酸,秀才的女儿就是不一样,穿的是读书人才能穿的衣服,那料子她们是见都没见过。

怎就运气这么好,孟秀才还在时,她家就过得不错,人没了,没想到过得更好了。

生有红眼病的村民不在少数,暗中盯着孟清许的衣着,直流口水,这得多少银子。

村长是王家人,青山村的规矩,三家人轮流做村长。

此刻,她端起村长的派头,上前,跟孟清许四人打招呼,“你是孟秀才家的女儿,可是回来给祭拜?”

这老婆子,净说废话,边上孟家族长吐槽。

孟清许温和一笑,点头,目光转向何青许氏,微微一笑,对村长道:“过些时日,我便要成亲,岳母岳父体谅,主动带我回村祭拜。”

“这是我的未婚夫郎。”将何未央出来。

“好好好,三年了,清许长大了,眼见了也要成家了。”孟家族长插话,笑得开心。

孟清许行礼,“清许惭愧,族长劳心了。”

原身体弱,双亲离世眼看着身体也快不成了,族里不是没有帮忙找过大夫,可药钱昂贵,没人出得起。

好在许氏出手,将孟清许带回了家。

孟氏一族算不得富裕,养不起原身一个药罐子。

不过,将族中孩子交给别人养会遭人诟病,族中一些人还是颇有微词,好在,看在原身拿出的五亩田地和两间砖瓦房上,纷纷闭了嘴。

因着给出的那些好处,孟氏族人待孟母孟父的坟也尽心。

常年有人打扫。

确定了贵人是谁家的,其余两姓的族人失落回家。

何青几人知道孟清许有事要与孟家族人说,不想去打扰,说是在村子周边走走,看看她小时候住的地方。

无奈同意,提醒莫要走远,她说完话便要回去。

三人点头。

临走前,孟清许瞥了眼有些兴奋外露的何青,不寻常,何青是个要面子的,看她这样,应是会闹出些动静。

能让她这般得意,炫耀的,除了自己考中秀才这一点,孟清许想不到别的。

薄唇轻抿,方才她没提这事,便是怕麻烦,秀才有二十亩免税地,村里的人都清楚。

若当时说出,只怕四人走不出包围圈。

轻叹一口气,何青想出风头便由着她吧,大不了回城艰难些。

且该操心此事的,应该是孟族长,那些地,留给族长考虑。

孟清许被族长带着往原身以前的家走去。

很快,便到了。

推了下破旧的木门,“吱嘎”一声,门开了。

不复记忆中干净整洁的模样,廊檐下堆积了不少柴火,瓦片屋顶上多了几个稻草修补的痕迹,墙角打了个鸡棚,几只鸡在里面蹦跶,隔着些距离都能闻见鸡屎的味道。

也不介意,走了进去。

“这房子被我家买下来了,卖得的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lwxs6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