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

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问


下方的这些读书人,都是来自不同的州府,为了这次科举考试,寒窗苦读数十载。
有人年逾花甲,发须全白,只有江知寂年纪最轻,长身玉立,身姿挺拔,双目灼灼,可那一身温然之色,却让最年迈的进士也钦佩不已。
“你这回答当真是滴水不漏。”
萧昶行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之色,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,他佝偻的身形在不知不觉中做得更正了一些。
“自古以来,大夏和大夙都是不世之仇,边关不胜其扰,若是能够通商,你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?”
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这位江知寂身上,如今还未正式开通商路,两国之间的关系有些尴尬,既没有好到能够互通商路的地步,却也没有糟糕到那么剑拔**张。京城内来自大夏的商人依然不少,只是还没有成规模的商队或者组织。
江知寂略微沉吟,骨节分明的手指垂在身侧,他朗声道:“草民以为,这乃是好事一件……”
问答之中,引经据典,从自己曾经读过的经史之中,引用圣人之言,几乎不需要任何思考,便信手拈来,由此可见,四书五经早被镌刻在脑海之中,被熟读无数次,了然于心,被运用得炉火纯青。
他分析利弊,有最终得出利大于弊的结论。
“好,说得不错。”
不知是谁率先开口,紧跟着,所有人也开始应声附和,朝堂之内,人声鼎沸,众人议论纷纷,对这位未来状元郎的学识有了更深的了解。**通今,过目不忘,又能引经据典,让人连反驳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,即便当个辩论家,能与之辩论的人,恐怕也少之又少。再看看这青年的长相,光风霁月,眉眼精致清俊,实在让人不知为何上苍如此不公。
“答得不错,朕这些日子也一直在考虑是否要互通商路,你这一番话倒一语中的,和朕想到了一块去。”萧昶行眸光闪烁,看着面前的江知寂,微微一笑,“你才华学问最高,自然要封为状元郎。”
他说完别让人去拟旨,全场哗然。
这样年轻的状元郎,纵观前朝,也几乎没有。陛下这是为他开了一个先例。
“陛下万万不可,此人如此年轻,本就博闻强记,科举无非考的是那些四书五经,说是陛下以此作为论据,实在是不妥。”
说话那人已经垂垂老矣,他已经年迈,坐在这个位置也不过十余年。当年他和状元郎学识不相上下,却因为相貌逊色一些,便成了探花,此后一直耿耿于怀。再看江知寂,芝兰玉树,若是因此而生出嫉恨之心,也在所难免。
此话一出,惹来众臣纷纷附和。
萧昶行眼底闪过一丝寒意,他似笑非笑:“诸位爱卿看来对此颇有异议,若是谁对朕的决策有所不服,不如让朕考校一番,朕再来定夺,如何?”
威严的视线缓缓从龙椅下众人面上扫过,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,其他人哪里还敢应声。
至于剩下的那些人,萧昶行已经没了耐心,草草问了几个问题,便就此作罢。
人群逐渐散去,沈宴初眼底满是不可思议,垂在身侧的手掌合拢成拳,指尖陷入肉里,刺痛却让他浑然未觉,他眼底一片猩红。
他居然连榜眼都不是,更不必说状元郎的身份。
为什么会这样。
为什么和他想象之中截然不同,明明状元的位置应该是他的。
一道冰冷的视线落在他身上,令他遍体生寒。
这些日子他实在舒坦了许久,许映渔乃是大家闺秀,光是嫁妆就有不少,以一己之力供养着整个沈家,母亲对这个儿媳倒是十分满意,自然日日夜夜都要将他挂在那边。
“我儿天生聪颖,自幼不凡,当年算命的先生可是说过,毕竟是状元之姿,以后可是要封侯拜相的。”
连他自己都以为,这状元之位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,不管是他自身的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lwxs6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