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这厢不紧不慢地往京城去,殊不知,在他们离京的这段时间,京中亦发生了许多波澜。
瑾王于羌笛的断云山坠亡,尸骨无存,此事楚翊安是目击者。
这桩消息传回京,德丰帝听了大受打击,直接病倒了,甚至罢朝了好几日。
紧接着,城中疫病再起波澜。
蒋老太医开的药方出了问题,诱发百姓和士兵中邪。
幸而赵书宁出手,力挽狂澜,才平复此疫。
这还不算,更糟糕的事情接踵而来。
镇西将军谷栖山,被徒弟戈叙白设计陷害,斩于马下,尸骨无存。
这些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,让人不禁对西平的局势生出担忧。
若西平边境不稳,关内百姓便有性命之忧,德丰帝也难以安枕。
德丰帝心情不好,众人也都夹着尾巴做人,无人敢触霉头。
当然,也有人暗地里高兴。
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萧晏清了。
萧晏辞是他最大的眼中钉,眼下这个眼中钉被除掉了,他如何不高兴?
楚翊安立了大功,赵书宁也没让他失望,那段时间萧晏清时常留宿楚云清的院子,给了她颇大的体面。
卢诗音气得想**,却又不敢轻易动手,惹了萧晏清不快,只能给她不痛不痒地找些麻烦。
消息传到姜氏的耳中,他一时也说不清自己是个什么心情。
楚翊安的功劳是暗地里的,明面上他并未立下寸功,倒是赵书宁,她的功劳的摆在明面上,是实打实的。
姜氏既期待赵书宁的功劳能让侯府跟着沾光,又不想看到她得意的嘴脸,是以心情有些复杂。
但归根到底,还是高兴居多。
这个儿媳妇,的确是有几分真本事的。
楚云清是侧妃,一般来说,侧妃是没有资格回家省亲的,但萧晏清心情好,便做主允了她回家省亲。
这头一份的荣耀,让楚云清更加得意。
连带着,一直很沉得住气的李云裳也气得砸了一套茶具。
姜氏拉着自己女儿的手,上上下下打量,又从头到尾细细询问她在王府的境况。
楚云清好面子,对过往的冷落一概不提,只说萧晏清如何宠爱她,直听得姜氏眉开眼笑。
“我儿是有福之人,日后定贵不可言。”
末了又道:“依我看,陆知苒就是个克夫的扫把星。她先前在咱们侯府时,半点没帮到安儿。现在,她还把瑾****。我倒要看看,以后还有谁敢要她。”
说到最后,姜氏的语气都带上了一抹不加掩饰的幸灾乐祸。
楚云清也笑弯了眼。
“她以为自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。殊不知,到头来一切都成了一场空,她这会儿只怕躲在自己院子里哭吧。”
当不成瑾王妃,她还有什么前程可言?
日后,她见了自己,就得乖乖地叩首行礼了。
想到这一点,楚云清心里就畅快。
母女二人凑在一块狠狠嘲讽了陆知苒一番,聊得十分愉快。
最后,姜氏又说:“清儿,赵氏的确有几分本事,咱们侯府以后少不得仰仗她,你日后待她,还需客气些,莫要似以往那般。”
姜氏心里固然有些不痛快,但还是以利为先。
若赵书宁真的这般有本事,她们与她和平相处,有益无害。
楚云清冷哼一声,“她就算再有本事,您也是她的婆母,我更是吴王侧妃,她还敢在我面前摆架子不成?”
姜氏见她如此态度,眉头微蹙几分。
自己女儿是什么性子,姜氏心中再清楚不过。
她一旦得意,就容易忘形。
而今吴王府局势如何还未可知,她太得意忘形,只怕会出变故。
姜氏只能苦口婆心地劝她收敛心性,最后又道:“此次吴王对你多有宠爱,只怕也是看在赵氏立功的份儿上。”
谁料,楚云清听罢却是冷哼一声,“才不是因为她呢,王爷记的是兄长的功劳。”
姜氏面露疑惑,“你此言何意?你兄长这次不是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吗?”
楚云清稍稍压低了声音,“王爷偶然一次说漏嘴,兄长此次立了功劳,而且是大功劳。”
姜氏眼睛倏而一亮,“当真?那,既如此,为何无人为他请功?难道他的功劳被旁人抢了?”
楚云清:“因为他立的功,不能让人知晓。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【www.lwxs6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