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师好本领!”刘元看着眼前多出的一支新军,忍不住鼓起掌来,“短短数日,便拉起一支这样的队伍。”
难怪刘邦花了这么大的功夫来拉拢韩信。她这阿翁,当真是慧眼如炬。
为了伐魏,刘邦封大将军韩信做了“左丞相”,让曹参做了“假左丞相”。此时官制以右为尊,那么右丞相自然是萧何来担任。
大将军韩信所统领的军队中,除了灌婴的郎中骑兵外,主力便是曹参在关中募集的这支新军。
新军人数不少,少说也有三万人了。刘元抬起头望去,只见黑压压一片人影。
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又或者什么别的原因。这支掺杂着许多伤员的新军,正在热火朝天地训练,哪怕是伤兵也在力所能及地做事。
“不是说新军,怎么还有伤员?”刘元疑惑地看向韩信,此时阳光正打在他的侧脸上,越发显得鼻梁高耸、眉眼动人。
“新军,是新征来的兵,自然也包括各处的散兵。尤其是五十六万联军中的散兵。”韩信挑了挑眉,而后继续看向训练的士兵。
“伤兵也收?”刘元颇为惊讶,毕竟养个伤兵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。不仅帮不上忙,还要花银钱养着他们。
倒不是刘元不愿意,她是乐于见到汉营中有这样的政策出现,只是惊讶韩信、刘邦这些人倒也能舍得。
“收。”韩信只答了一个字,并不解释。他的态度很鲜明——为什么不收?
正当刘元想追问的时候,她看见一个老兵扛着锄头从眼前经过。
“你为何不去休息?”刘元拉住了这个老兵,他看起来与刘邦差不多年岁,半只袖子空荡荡的,仔细一看是少了只胳膊。
“俺不用歇,一把子力气,趁着现在先把这锄头修一修。”老兵黝黑脸上笑出了褶皱。
这和刘元想的完全不同——她也是去过楚营的,虽然接触不多,但那边的将士,绝对不是这幅景象。
单单是她听来的,便包括但不限于:有士兵在行军时掉队,有人试图连夜逃出军营,有人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与战友械斗,甚至有人在战后产生幻觉,精神出现问题。
甚至在那零散的记忆中,精神病医院也有“荣军康复科”。
这些都是再常见不过的问题,可她在汉营几乎没见过——邪了门了!
“老师,学生有一事不明。”刘元收起平日的活泼,恭恭敬敬地请教,“昔日学生在楚营中,也曾见过有将士骚乱,为何这支新军能如此军纪严明?”
“你也说了,是军纪严明。”韩信一边看着地图发呆,一边回答道,“难不成我要哄着他们?”
“……夜传刁斗,怠而不报,更筹违慢,声号不明,此谓懈军,犯者斩之。多出怨言,怒其主将,不听约束,更教难制,此谓构军,犯者斩之……”[1]
韩信一连说了十几句“犯者斩之”,听得刘元心惊肉跳。
“真杀啊?”刘元似乎有些不敢置信,“是否太严苛了些?”
话音刚落,刘元便觉得自己失言了,这是部队,容不得她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思及此处,她便要解释,却迎上韩信的目光。
这是来自一个将军的目光。威严,却也带着几分凄然。
她听见老师说:“我也不想杀,可若是不杀,死得人只会更多。战场不是儿戏,若没有这禁令,如何能使人心服?”
“令行禁止”四个字,似乎背后藏着很多不一样的东西。
但仅仅凭这样严苛点军法,便能有这样的效果吗?楚营难道就不严苛吗?
刘元眼中闪过不解——一定还有她没发现的地方。毕竟据她观察,这些兵将们对他们的“大将军”,是既信且服,而非单纯的畏惧。
而这,便上一件更难的事情了。
刘元没有再问,毕竟有些事情,是要自己亲自去看的。她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,对军营的了解也愈发多了起来。
而她不知道,在她沉浸其中时,韩信也在打量着她。也因此错过了韩信眼中难得的欣慰之色。
那是一种孺子可教的感叹,也是韩信初次为人师的新奇体验。
一阵车辙声过,刘元看见吕雉正指挥人装粮草,她身旁是萧何,还有夏侯婴、樊哙等人围在身旁。
他们隔着老远就开始打招呼。只是打招呼的不只是刘元一个,还有她身旁的韩信。
“元,身体可好些了?”萧何是个儒雅的美大叔,此刻见刘元过来,停下与刘邦的交谈,一脸关心地打量着刘元的脸色。
“多谢伯父,我好多了。”刘元说话时一直盯着吕雉,但她脸色却依旧淡淡的。
萧何点了点头。红润有气色,看来是恢复的不错。
刘元同众人问好。然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【www.lwxs6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