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

35.第 35 章

棋局中人

黎明前的总督衙门笼罩在青灰色的雾气中,贾宝玉立于廊下,手中攥着那支烧残的箭信。冰凉的露水打湿了他的靴尖,他却浑然不觉。林黛玉的猜测在他脑海中回荡——皇上要查的恐怕不止是盐政。

"大人,周按察使到了。"茗烟轻声禀报。

书房内,周大人看过箭信残片,花白眉毛拧成了结:"下官早就怀疑,江南盐政之乱非止于盐。去年浙江水师曾截获一艘盐船,舱底藏有火器图纸,可惜追查时线索断了。"

宝玉手指轻叩案几:"周大人可知这些军械流向何处?"

"西北。"周大人压低声音,"下官有位门生在甘肃镇任职,说去年冬鞑靼部族突然装备精良,所用箭镞与朝廷工部所制一模一样。"

黛玉捧着茶盘进来,闻言指尖微微一颤。她放下茶盏,从袖中取出一本蓝皮册子:"这是先父任盐政时记录的边关军需调度。我昨夜翻查,发现父亲死前几年西北军械损耗数目异常,尤其四年前冬季,竟比往年多出五倍有余。"

宝玉接过册子,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数字,有些地方用朱笔圈出,旁边是林如海清峻的批注"数目不符,需彻查"。他心头一热,仿佛看见那位素未谋面的岳父大人正在透过时光指点迷津。

"十王爷与西北将领可有往来?"黛玉突然问。

周大人一怔,随即恍然:"王爷门人赵德芳去年刚升任甘肃总兵!"

三人目光交汇,一切不言自明。

午后,宝玉再次来到瘦西湖别院。这次十王爷态度大变,亲自迎到二门,满脸堆笑:"贾大人辛苦,快请上座。"

花厅内檀香袅袅,侍女们端上时鲜瓜果。十王爷亲自斟茶:"昨日是本王莽撞了。皇兄训诫得是,盐政关乎国本,确实该严查。"

宝玉不动声色地接过茶盏,余光扫见屏风后有人影晃动。他故意提高声音:"王爷明鉴。下官已查到军械走私线索,不日将上奏朝廷。"

"军械?"十王爷手一抖,茶水溅在锦绣袍服上,"贾大人说笑了,盐政与军械有何干系?"

宝玉倾身向前,压低声音却确保屏风后能听见:"下官查到汪如龙余党借盐船走私精铁,直供西北。此事牵涉边关将领,恐怕...有谋逆之嫌。"

十王爷脸色瞬间惨白,手中茶盏"啪"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。"贾宝玉!"他猛地站起,眼中杀意毕露,"你可知诬陷皇亲是何等大罪?"

宝玉从容起身行礼:"下官不敢。只是据实以报。"他故意看了眼屏风,"三日后下官将上奏密折,届时真相自明。"

回衙门的轿子里,宝玉后背已是一片冰凉。他轻抚袖中黛玉给的锦囊,里面是一枚刻着"慎"字的玉牌——林如海旧物,据说在军中有特殊意义。

书房内,黛玉正在整理线索。见宝玉回来,她立即迎上:"如何?"

"鱼上钩了。"宝玉脱下外袍,发现内衫腋下已被汗水浸透,"我故意透露要上奏军械一事,十王爷反应异常。屏风后必有人监听。"

黛玉展开一张舆图:"我与周大人整理了近年军械异常调动的记录。"她纤细的手指划过地图,"甘肃、宁夏、大同三镇损耗最为异常,恰巧这三处总兵都是..."

"都是十王爷举荐的?"宝玉接口。

黛玉摇头:"不,是都曾隶属三皇子麾下。"

"三皇子?"宝玉倒吸一口冷气。那是皇上最忌惮的兄弟,五年前因谋逆被赐死,余党却未肃清。

烛光下,黛玉的面容显得格外清瘦苍白,唯有双眸亮得惊人:"我怀疑十王爷只是台前傀儡,真正操纵军械走私的是三皇子旧部。他们想借盐运之便武装西北边军,伺机造反。"

宝玉突然想起皇上派他来江南前的那次密谈。皇上当时意味深长地说:"朕要你做一把快刀,斩断江南乱麻。"现在想来,那乱麻恐怕远不止盐政。

"我们成了皇上的棋子。"宝玉苦笑。

黛玉却握住他的手:"做谁的棋子都不如做皇上的棋子。至少在这盘棋里,我们是明子,不是弃子。"

夜深了,宝玉伏案起草密折,黛玉在一旁研墨添香。忽然一阵风过,烛火摇曳,窗纸上映出几道黑影。

"来了。"黛玉低语,从案下抽出一把短剑。

宝玉不动声色地继续书写,左手却悄悄摸向抽屉中的火铳。这是周大人今日秘密送来的,说是"以防不测"。

"砰"的一声,窗户被撞开,三名黑衣人持刀跃入。宝玉抬手就是一铳,当先那人应声倒地。另外两人显然没料到他有火器,愣了一下。就这瞬息之间,黛玉已将短剑掷出,正中一人咽喉。

最后一名刺客眼见不妙,转身就逃,却被门外埋伏的暗卫当场拿下。

宝玉扶住微微发抖的黛玉:"没事了。"

被擒的刺客咬紧牙关不发一言。暗卫搜查其身,找出一枚铜牌,上刻"肃"字。

"三皇子府的令牌。"暗卫变色道,"三皇子虽死,其府兵未散,自称'肃清党',誓要为主子报仇。"

宝玉与黛玉对视一眼,心照不宣。军械走私、盐□□败、谋逆余党,一切线索终于连成一线。

次日清晨,一队禁军突然包围了瘦西湖别院,却扑了个空——十王爷连夜逃了。只在他卧榻下找到一封未烧尽的信,落款是一个"肃"字。

"追!"宝玉下令,"他必是去大同找那些边将了!"

暗卫首领却拦住他:"大人,皇上有密旨。"他呈上一卷黄绢。

宝玉展开一看,只有八个字:"按兵不动,静观其变。"

黛玉看过密旨,轻声道:"皇上这是要放长线钓大鱼。"

宝玉望向北方灰蒙蒙的天空,忽然明白了皇上的真正用意——不仅要肃清盐□□败,更要借机引出三皇子余党,一网打尽。而他,不过是这盘大棋中的两颗过河卒子。

"我们接下来..."宝玉刚开口,却见黛玉已铺开西北舆图,正在标记各镇兵力部署。晨光透过窗棂,为她镀上一层金边,那专注的侧脸美得惊心动魄。

"既然要静观其变,"黛玉头也不抬地说,"不如好好研究一下西北军情。我猜皇上很快就会有新旨意了。"

宝玉望着妻子,突然觉得,纵是龙潭虎穴,有她相伴,亦无所惧。他提笔蘸墨,开始详细记录这些日子的发现。无论皇上如何布局,他都要确保手中的筹码足够多——在这凶险的棋局中,唯有真相才是最安全的护身符。

窗外,一队信鸽腾空而起,带着密报飞向紫禁城。

乌云压城,紫禁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。十王爷神色慌张地策马奔入大同城,身后仅跟着几个贴身侍卫。他的狼狈模样与平日里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,然而此刻的他,心中却燃烧着熊熊野心。

夜幕降临,大同总兵府内烛火摇曳。十王爷在密室中焦急地踱步,等待着那个至关重要的人。终于,门被轻轻推开,一个身着黑袍、面容冷峻的神秘人缓缓步入。此人正是三皇子旧部的核心人物——陆沉舟。

“王爷,您终于来了。”陆沉舟微微行礼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,“如今落得这般田地,可曾后悔当初的决定?”

十王爷猛地转身,眼中闪过一丝怒意:“陆先生这是何意?事已至此,说这些还有何用?我既然走到了这一步,就从未想过后退。凭什么四哥能做皇上,我就不行?”

陆沉舟冷笑一声:“王爷可还记得,当初是谁在您耳边说皇上对您心存忌惮,处处打压?是谁让您觉得自己本该是皇位的不二人选?”

<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lwxs6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