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

24. 第 24 章

童昭明也不知道为什么,最近侄女看自己的表情好奇怪,让他有种在学校干坏事,被老师当场捉住的感觉。

他这个侄女确实也人小鬼大。

之前没留意到,但他万万没想到四岁多的小侄女会向自己叔叔讨要封口费!

童昭明最后还是心虚地给了。

他干坏事的经验不多,不是很想体验翻车的后果。

其实是童昭明想太多了。

六爷爷一家本就理亏,不想上门道歉就是怕亏了礼物还被人讨要医药费,毕竟陈秀兰行动力不足但嘴巴能说,像个喇叭一样逢人就诉苦小儿媳早产的事,而且整个春节都没有其他什么大事发生,童家村没有谁能忘了这事。

就算受害者童启明猜到是谁报复又怎样?

一个巴掌拍不响,他们敢上门,陈秀兰就敢当场撒泼要钱,之前只是碍于村长面子不好把事情搞大,而对峙完,童启明最多要到一句道歉。

道歉值钱吗?一文不值。

村里人也会觉得他们做事狠心,别人媳妇都这样了,你们家又不上门赔点钱,被人家泼泼脏东西怎么了?

所以那件事才会不了了之。

童念上辈子就知道,还住在村里的长辈都是已经失了锐气的,敢闯敢拼的政策放开后都一窝蜂跑去外边了,剩下的都是和和稀泥、想安稳过日子的。

但她就看不得小叔过得太顺心。

“叔叔你买了摩托车,居然不想去做生意吗?”

90年代初上万的车子,是谁把勇气给这位少爷仔的?

童念更无语的是,她爷奶只是随意骂了几句就轻轻放过。她爸童嘉明虽然生气也担心弟弟欠的钱,但弟弟已经成了家做了爸爸,他不好在弟妹面前说得太过分,童昭明又处处躲着他,他想教训也没时间。陈香玲就更别想,她是别人眼中的听话媳妇。

算了,事情已经发生了,还不如去想怎么利用这辆车挣钱。

童昭明差点被饭噎住,他侄女是钻进钱眼里了吗?三句不离钱。

“念念,叔叔还要上班的,哪来的时间做生意?”

“可是叔叔可以用摩托车随时随地载客呀,镇上都没多少人能骑摩托车上班,工厂离镇中心又有距离,小叔你一天只干早晚两三个小时的上下班时间不就好了吗?”童念“天真无辜”道。

童嘉明在心里迅速计算了下,结合最近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,也点点头。

“念念说得没错,我看报纸上也报道了很多大城市比如深城那边,有越来越多的专职摩托车载客司机,被称为‘摩的’。”

“昭明,你可能不像那些专职司机一个月能赚好几百,但我算了下,每月一两百还是可以的。不然以你每个月的那点工资,要什么时候才能把买车这笔帐还清?”

“你不会想着万一还不上,我和大姐会帮你吧?”

童嘉明好不容易逮住机会,憋了许久的话终于有地方出了。

“没有,我当然不会!”

童昭明把碗筷都放下了,摇头摆手强烈否认。

仿佛也想把那些隐藏在深处的“还不起还有大姐大哥”的侥幸想法给甩掉。

坐在他旁边的陈香玲顿了下,又继续埋头吃饭,不说话也不抬头,只是动筷子的速度慢了不少。

只有刚才安静许久的陈秀兰帮腔:“嘉明,你别这么想你弟弟,他上班后可勤快了!”

但陈秀兰内心也知道哪个儿子才靠谱,向来不敢太得罪大儿子。

而且六千多块呀,陈秀兰一想到这个心就一颤一颤的,呼吸都有点不畅,她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呢!

“额…那个老板这么重视昭明,昭明他肯定能还清钱的。”

不让自己说服自己,她都没法睡得着。

童国邦平时就不多话,不遇大事不发声,本来众人以为他会继续沉默,谁知他也开口了。

“让昭明先去试试,能赚钱就多赚点。”

这下童昭明没得偷懒了。

幸亏她爷爷奶奶没有选择溺爱到底。

童念功成身退,忽略掉她叔叔如丧考妣的表情,吃完饭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奔向她的养鸡场。

不就是不能开着摩托和一帮狐朋狗友到处玩嘛!

但不带孩子的男人就该拼命赚钱回家,而不是在外面到处吃喝玩乐地撒钱。

小叔你认命吧。

童念的原始资金只有两百块,近两年加起来的压岁钱,还有几十块是叶碧霞给补整的。

没办法,这边给的都是小红包,意思意思,不熟的给个几毛钱,只有亲近的长辈才会给一块以上,镇上小孩一年的红包加起来有上百就已经是个小富翁了。

就这点钱,又是第一次干养殖,童念只买了五十只小鸡仔,都是农村土鸡的后代,天然基因筛选,身强体魄好,一只都没养死。而且这五十只已经是她养的极限了,算上其他林林总总的费用,给奶奶们的人工费都只能等卖了鸡后再给,现在童念只给了一人30元的半年基本工资。

其实这时候已经有种几十天就可以速成的白羽鸡,白胡子爷爷汉堡都是用这种速成鸡做炸鸡的。

但白羽鸡产自美丽国,都是漂洋过海专人送到华国这边的大型养殖场,而这边养殖场就像是“养父母”,只能养鸡还没办法突破技术壁垒培育鸡种。

可童念哪有渠道买来养,农村里多数人还是养着土鸡。

何况童念后世吃多了也不喜欢这种速成鸡,用本地话来说,就是没有“鸡味”。

对于她来说,没有积累足够风味的鸡,都不是一只好鸡!

土鸡确实养殖周期较长,一般要五到六个月,经济效益比不到两个月就能出栏的白羽鸡差。

但民以食为天。

童念再也不想像未来那样,买好鸡难,难于上青天。

而且她家准备开店了,以后不仅能满足自己口腹之欲,还能自产自销,少了中间商赚差价,也能保证食品质量。

镇上以后肯定越来越少人种田,这里的土地如此广袤,难道她还要舍近求远吗?

哪个地方都有好有坏,没有完美的地方。

“十一奶奶!李奶奶!”

田边有一间用竹木搭建的棚屋,棚屋不是被围得密不透风那种,每根竹木之间都有两三厘米的缝隙,保证室内的通风。棚屋外的小院子也用了篱笆围着,土鸡都被放出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lwxs6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