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

73. 志愿

“警校”两个字落下的瞬间,阮云琛觉得自己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击了一下。

她的指尖下意识地按在试卷的边缘,笔在纸面上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,却没了动静。

房间里的光线仿佛也沉下来了一些,投在她的掌心里,照亮了那一片细碎的旧疤痕。

她没有立刻抬头,呼吸压在胸口,像被什么堵住了一样。

廖致远没再说话。

他的目光安静地落在她的脸侧,像是在等一个回应,但没有催促。

阮云琛脑海里却掀起了一阵轰鸣,像一扇被强行推开的门,把所有被封闭在阴影里的东西都拖了出来。

这个词......这个词不该出现在她的人生里。

更不该从眼前这个男人的口中说出。

——“警校”。

两个轻飘飘的音节,像一颗投进深潭的石子,激起无数层涟漪,又迅速沉到意识的最底层,拖拽出压得她喘不过气的重量。

那是阮云琛根本不敢触碰的领域。

她与“警察”之间的关系,从来就不该是并肩,而是追逐。

她的过去——那些冰冷的档案、隐秘的伤疤、无法摆脱的噩梦——早已将她与这两个字隔绝成两个世界。

九岁那年,她攥着刀子,手指发抖却依旧紧紧抓住。刀锋刺穿的不是别人,而是她自己的界限。

那界限后来变成了她的盔甲。

阮云琛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成为别人眼里的“孩子”,她是一个罪人,是被定义好的“问题分子”,即便没人说出口,她也知道自己已经被划出了界线。

她是危险的,是让人避之不及的,是社会规则的破坏者。这样的她,怎么可能和“警察”联系在一起?

可就是这个词,让她愣在原地。它轻巧地从廖致远的口中滑出,却像是用刀子割开了她封闭已久的伤口。那些本该被掩埋的记忆,突然翻涌上来。

——警察。

是小时候她憧憬过的“正义”。

那个词在她幼年时甚至几乎等同于希望。

她曾经幻想过,如果警察来了,是不是就能把爸爸带走?是不是妈妈的哭声就会消失?是不是她和淼淼可以从那座阴冷的家逃出去?

她想过很多次,甚至有些天真的以为,只要警察的手电筒照进他们的家,黑暗就会被驱散。

这些幻想一开始明亮又美好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变得黯淡,最后连同她所有的期待一起,沉入了深渊。

警察从来没有来过。

哪怕她带着满身的伤跑出家门,哪怕她的声音撕裂空气,她等到的也不过是几句冷冰冰的:“我们没有权限介入家事”,或者是“你需要证据”。

没有人真正关注过她,没有人告诉她应该怎么办。

久而久之,“警察”在她的世界里,成了一道模糊的影子。

它既是正义的象征,也是一个无法触碰的存在。

她憎恶那种冰冷的旁观,也害怕被正义的目光对准自己。

她知道,一旦成为他们目光的焦点,自己的生活会变成一张密密麻麻的问卷:为什么你的父亲会死?为什么你会去那些地方?为什么你会做那些事?

她没有答案,也无法回答。

而阮云琛也选择了另一条路,用自己的方式摆脱那片阴影——祈求宋祈,涉黑、收债、打拳,她走得越来越远,直至彻底放弃对“警察”的期待。

她清楚,自己从一开始就不属于那个世界。

可现在,她听到廖致远提起“警校”。

一个警察。

一个知道她过去、却没有拆穿她的警察。

她不明白。

阮云琛不明白。

他凭什么......?

凭什么对她提出这样“荒唐”的建议?

一股无法形容的情绪撞进她的胸口,强烈到几乎令人窒息。

那个曾经象征希望、后来又被她压进最深的泥沼里的词语,突然被拉出来,擦干净,放在了她面前。

它是她小时候曾经想抓住却抓不到的光,而如今,它变成了一面镜子,照出了她身上的泥泞和裂痕。

矛盾像细针一样扎进她的神经。她想起了自己过去的幻想,也想起了那些破碎的现实。

阮云琛无法相信这个词会与自己扯上关系,更不明白廖致远为什么会把它递到她面前。

警校?她一个生活在灰色地带、带着无数污点的人,怎么可能踏进那种地方?

可她没法完全拒绝这个想法。

或者说......

或者说,这个想法,曾经无数次地闪现过脑海。

它像某种不合时宜的念头,在每一次午夜的疲惫里、每一次黑暗的挣扎里,短暂地出现,又迅速被压下去。

那是她刻意避免触碰的区域,是她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去靠近的地方——不仅因为不可能,更因为太过刺痛。

她想过警校,想过成为一个警察。

那并非是野心,而是隐秘的、隐秘到连自己都不敢想的执念。

第一次冒出这个念头,是和淼淼一起缩在胡同口等天亮的时候。

那个冬天冷得像没有尽头,风从墙缝里钻进来,冻得淼淼直发抖,小小的脑袋靠在她肩膀上,睡得不安稳。

阮云琛记得自己看着街口的路灯,记得自己当时天真的想法,她想着,如果她是警察,她一定会停下来,小心发问,问“怎么会有两个孩子在这里”。

可是那时没有人来。

警察举着手电扫过了他们,只是短暂地停留了一秒,又像是什么都没看见似的走了远。

后来是阮秋,他还在桥动力的时候,坐在那暗影出,低头摆弄那些破铁片。

她看着那个瘦削的背影,心里升起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。

如果那时候有人找到阮秋,如果在他还没有彻底蜷缩进黑暗里的时候,有一只手拉了他一把,他是不是就不需要握着这把刀过日子?

阮云琛恨过警察的不作为,恨他们的冷漠。

她恨他们站在“正义”的立场上,却从未真正伸出过手。但那种恨,归根结底,是从失望里长出来的,是在她无数次的期待被无视之后,沉淀下来的东西。

她恨,可她......也想成为他们。

她想过,如果她是一个警察,是不是就可以找到像阮秋那样的孩子,让他们不再孤零零地流落在桥洞下面;

是不是就能替自己的母亲伸张一点迟来的正义;

是不是就能保护淼淼,不让她有半点受苦的机会;

是不是就能早点......

早点将和安堂连根铲除。

可是每当这个念头刚冒出来,阮云琛都会迅速掐灭它。

不需要多费力气,只要稍稍想一想自己的过去,就能把这种妄想摁回到黑暗里。

阮云琛清楚自己是什么人,也清楚自己永远无法跨越那条线。

她杀了父亲,帮和安堂收债,在地下拳场站过台。这些东西,就像烙铁印在她的身上,随时准备暴露她是谁。

“警察”这个词,对她来说,是光。

也是一面无法逾越的墙。

可廖致远偏偏把这堵墙推到了她的面前。

他甚至毫不费力地替她指了一条路——通往她从未敢想过的远方。

阮云琛忽然觉得,廖致远是在挑衅她,在剖开她心底的每一处伤口,逼她去看那些她早已不敢直视的东西。

她的目光落在他身上,试图看透他的意图。

老警察坐在那里,肩膀略微耸起,背靠在椅背上,一只手搭在膝盖上,微微蜷着指尖,另一只手习惯性地揣在外套口袋里。那姿态太随意了,甚至带着一点敷衍的疏离。

他是故意的。

阮云琛知道他一定是故意的。

他不可能不明白这几个字眼对她意味着什么。

廖致远是个警察,一个擅长观察、擅长审视人心的警察。

他明明知道,她从来都小心翼翼地绕开关于未来的所有假设,却偏偏在这个时候、用这么轻描淡写的方式,把“警校”丢在她面前,像是一颗随手投掷的石子,却在她的湖面上砸出了千层波澜。

他一定知道她的过去——他就是知道阮云琛的过去。

那些不光彩的、她自己都不愿多提的东西,早已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。她能在每一次和他的对视里感受到他知道,却又选择不说的隐秘默契。

可他也不是故意的。

阮云琛再看了他一眼,心里生出某种荒谬的矛盾感。

廖致远的神情太过平静,甚至有些生硬,像是刚刚说完那句话就把所有的注意力从她身上撤了回来。

他的手指还在膝盖上轻轻叩着,像是在琢磨什么别的事情。他的眼神没有质问的锋芒,语气也不带一丝要追究什么的意味。

他只是随口提了这么一个选择,仿佛真的只是出于一种……关心。

他不是在挑衅她。也不是在逼迫她。

他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想那么多。

阮云琛知道,廖致远不擅长表达,他关心什么,总是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,不说,却也不躲。

他总是用这种表面不近人情的方式,把一份沉甸甸的期待压在别人肩膀上,却又不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。

她也知道,他没有必要和她多说什么。

他是个警察,不是她的父亲,更不是她的导师。

他和她的联系,是一层薄薄的监护人身份,甚至连这层身份也只是形式上的。她满十八岁之后,他完全可以摆脱这一切,甚至一句多余的话都不会留下。

可他还在说。

他说的每一个字,都像是一种笨拙的提醒,让她无从回避,让她必须去面对。

“警校,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。”他说。

“宋祈还在外面。”廖致远的声音不高,语气却像一道石缝里渗出的冷水,冰凉而刺骨。

阮云琛的手猛地一顿,笔尖压得更深,纸张发出一声微弱的撕裂声。她抬起头,眼神里带着一瞬的锐利,紧接着又被更深的沉默覆盖。

“他身边有的是人替他擦屁股,没那么容易落网。”廖致远低头,目光落在桌上的试卷,“你知道的,那些人做得比他更绝。”

“然后呢?”她的声音低下来,冷静得几乎听不出任何情绪,“你是要告诉我,我可以去当警察,亲手抓他?”

“你不想吗?”廖致远不答,只是反问。他的语气很轻,但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分量。

这句话像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,激起的涟漪在阮云琛的脑海里扩散开来。阮云琛的笔尖已经戳穿了纸张,油墨在纸页上印出一小片污渍。

阮云琛愣住了。

不想吗......?

她想啊。

怎么能不想。

她想让宋祈付出代价,想让那些曾经吞噬她和阮淼淼的黑暗永远消失。

她甚至想过,如果当年的她能站在那些被高利贷逼到走投无路的人面前,不是去收债,而是去帮他们,也许她的梦里会少一些无法甩开的影子。

可......

可她是站在他们对面的人啊。

阮云琛觉得讽刺。

她曾经拿着账本一笔一笔地逼人还钱,明知道那些人也不过是被生活压垮了,却还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宋祈教给她的话:“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”

每次说出口,她都觉得自己的嘴巴像沾了铁锈一样难受,可她别无选择。

她从来都站在错的一边,甚至站得那么深,以至于再回头看那道线,已经模糊不清了。

可是......

那些人呢?那些被她用拳头和恐吓压弯了脊背的人呢?

“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”

这句话当时听着多理直气壮,现在回响在耳边就有多荒唐。她甚至还会添上一句:“谁让你借钱的时候不长点心?”像是在为自己找到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——可她知道,这种理由,撑不起人心。

她站在宋祈的对面,捏着账本,把一张张红钞票塞进口袋,然后用这些钱养活了自己、淼淼,还有那个总是躲在阴影里的男孩——阮秋。

她靠这些钱活下来了,可那些被她恐吓、威逼的人呢?他们用什么活下来?

有时候她也会想,那些在债务面前发抖的人,跟她其实没什么区别。

他们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“无路可走”,而她只不过比他们更狠一点、更冷一点。所以她成了砝码的一端,而他们被压在了另一端。

如果她真的能成警察,那些被她压垮的人会怎么看她?那些曾被她威胁过的人,会不会一边冷笑一边骂一句:这世道果然没救了。

他们骂得对。

这世道真的没救了。

如果救得了,她早该有别的选择——

可她没有。

阮云琛记得自己最初拿到和安堂账本的那一天,翻开那些名字的时候,心里那种难以言说的恶心感。

那感觉像是灌了凉水,又像是被什么钉子嵌进了骨头里。

那些名字,每一个都对应着一段不堪的故事:赌徒、病人、失业者,甚至有一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女生。阮云琛盯着那串名字,手指在纸面上抠出了一道白痕。

她不止一次走进过警局。

那些日子,她在学校和和安堂之间穿梭,在收债和养活淼淼的压力下,带着侥幸和不切实际的希望踏进过警局的大门。

门口的蓝格子标牌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,玻璃门后有人在说话。

她记得自己站在那里,手心被汗浸透了,脚像钉在地上一样动不了。

办公桌前的警察亲切地问她,问她发生了什么,是否需要什么帮助,可阮云琛的嘴巴开了又闭,半天没再说出一个字。

她不敢。

懦弱战胜了勇气,她害怕警察不管,害怕他们即使管了也没法把她从刀山火海中解救出来,害怕宋祈在得知这些之后,会变本加厉。

后来阮云琛就把账本带回了和安堂。

宋祈坐在沙发上等她,嘴里叼着烟,桌上的烟灰缸里已经满了。他听到门开时连头都没抬,声音轻得几乎要融进空气:“去警局了?”

阮云琛的动作顿住。

他终于抬头,目光轻飘飘地落在她手里的欠条上,嘴角挂着点漫不经心的笑:“看吧,最后你还不是会回到我身边。”

阮云琛想反驳,却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。

不是因为害怕宋祈,而是因为那一瞬间,她忽然发现,自己弱得可怕。

她就像是站在两道锁着的大门之间,无论怎么敲,回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lwxs6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