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牢中,徐铭深深垂着头,水在发丝末端汇聚,积成一个将滴未滴的水珠,上半身也是半湿的,衣服经过血水的浸染,已然成了粉红色,看来他不是第一次晕过去,中间生生被水浇醒过。
顾洲刚进监牢,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,让他不由得阴沉了面色,看着被绑在架子的人上奄奄一息,心中生出一股说不出的滋味。
虽知徐铭会吃点苦头,但也未想这群人下手这样狠,他神色紧绷、眸若寒霜,将手攥成了拳头,冷着脸问行刑之人道:“可招了?”
“回大殿下,还……还没有!”
狱卒疑他是对这结果不满,心中忐忑不安,回答得谨小慎微。
顾洲佯装愤怒,声音愈发低沉:“无能,都出去,我亲自审问。”
“是,是……”狱卒们得了特赦一般,麻利地退了出去。
顾洲上前亲自为徐铭解开绳子,侍卫将人抬进监牢里的床上。
徐铭伤得很重,这么大动作都没能将他唤醒,掀开破碎的衣服,身上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好皮。
顾洲轻叹一声,心中杀意更甚,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,他命人打来温水,用软布擦拭伤口,再涂上药粉。
在药物的刺激下,火灼般的疼痛清晰无比,像一根根尖锐的钢针,无情地刺入肌理之中,徐铭的身体剧烈颤抖起来,冷汗再一次湿透了凌乱的发丝。
他幽幽转醒,见顾洲正亲自为自己上药,顿觉惊慌失措,他怎敢承这份恩情。
“殿下……”
开口便是冤屈满满,眼角因疼痛而泛红,几乎溢出眼泪,想起身行礼,可伤痛令他使不上一点力气。
他本想说“这可使不得”,嘴唇颤抖一下,再出声却是:“沈先生不是细作。”
顾洲没有回答,见他没伤到五脏,神色平静地责问道:“你可知错了?”
“属下不知!”徐铭的倔强中带着不满。
顾洲见他不知悔改,手上的力道加重了一些,疼得他“诶呦”一声,心有不甘地重复了一遍:“先生不是细作,属下也没有错,是殿下……”
说完他别过头去擦了泪水,语气依旧坚定,“这件事,殿下……有错。”
好小子,长主意了!顾洲放下药膏,嘴角扯出一丝苦笑,徐铭说得对,是自己有错,自己大错特错。
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,有些事索性一起问个明白。
“徐铭,沈明月给了你什么好处,让你连我都背叛了?”
说到背叛,徐铭有愧疚,无悔意。
他深吸一口气,缓了缓情绪回答道:“殿下,都说‘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’,虽然细算起来,沈先生比我还要小两个月,做不得我的父母,但我打心底里佩服她,一直将她当作尊长来对待……师傅有难,我不会袖手旁观。”
之后他挣扎着跪起身来,对顾洲重重地磕了一个头。
“徐铭对殿下是忠,对沈先生是孝,自古忠孝两难全,殿下与先生,我只能选一个……”
说完他再次叩首,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,“请主上赐死吧!”
顾洲打量着他,五味杂陈的心稍稍有了释怀,原来他对沈明月,仅仅是师徒之情。
如此,他也更加感慨沈明月的厉害之处,徐铭跟着他有三四年了,这几年来他身量高了,力气大了,可依旧有些小孩子脾性,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就被沈明月培养得可以独当一面,更是“背叛”了他这个旧主。
何尝是徐铭,就连自己,也心甘情愿地为她折服。
顾洲放下手中的药粉,为他披上一件新的单衣,缓缓说道:“你可知昨日在大殿中,我为什么没有给你解释到机会吗?”
徐铭自己穿好衣服,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。
“你以为你主上是昏了头,看不出这是陈长生设的局吗?你想想,在前线,作战计划都是临时制定,军机是在前线泄露,细作怎么在一直在安庆?”
“昨晚陈长生将事情闹得这么大,矛头对准沈明月,所以我才将沈明月关起来,一是为了保护她,二是让陈长生放松警惕,看看他有什么目的。”
“时间紧,我没机会告诉你,亏你跟我这么久,连这点意思都猜不出来,来这么一出,打乱了计划,也将你的沈先生推入外面危险之中,你可还觉得冤屈?”
得知真相,徐铭方知自己的莽撞,手紧紧抓住衣角,头耷拉下去,懊恼悔恨起来,小声嗫喏道:“属下知错了……”
“所以现在只能将计就计,再让他们审你几日。”
顾洲此番说,也就是吓唬吓唬他,在朱文来见他之前,董弋派人来过,只说道:“一切已照殿下吩咐办妥。”
他便知道鱼儿已经开始咬钩了,而此刻的陈长生,估计正发愁如何将“作战计划”送出去,哪里还顾得上这里。
得知主上对沈先生的误会已解,徐铭心中没了坚持,身上的伤愈发疼了起来,他似乎是真害怕了,那些人下手那么狠,再等几天,自己不死也要废了。
“殿下开恩,我真的知错了。”
他一副可怜样,最终让顾洲心软下来,“放心,我将审讯的人换掉,陈长生这几日没功夫理会你,留你在此是为了拖延时间。”
徐铭这才松了一口气。
顾洲不能在这里多待,最后问道:“沈明月去了哪里?”
徐铭心中仍有担忧,但相较于山野中未知的危险,还是将她找到相对安全一些,他迟疑了一下,才吐出“营州”两个字。
顾洲神色微微一怔,“倒是学会灯下黑了。”
他想到过沈明月会去营州,但又十分不确定,她的性子,一直让人琢磨不透。
徐铭挠挠头,神情扭捏地挠挠头,笑道:“这倒不是,是莺儿还在营州。”
原来如此,顾洲恍然,是他忘记了沈明月还有这个小婢女。
出了监牢,他立即派人去传信,命所有侍卫沿着去营州的路寻找,又传令至海棠,命她在营州城内寻找。
海棠接到命令已是次日傍晚,她立刻行动潜入沈明月家中,却发觉早已人去楼空,
卧房内放着一只空碗和一双筷子,上面残留的食残迹已发干,但却没有发霉,看来人走了也就一两日的时间。
她的手下院内翻找了一遍,除了灶堂里未烧尽的衣服,表明沈明月曾经回来过,再无其它任何有价值的线索。
海棠思索了一下,命人拿着令牌去城门处,询问守卫是否遇到过两个可疑的女子,她则回大营去安排人手寻找事宜。
走出屋子之时,地上微光一闪,虽不明显,但也引起了她的注意。
捡起来一看,是一只耳坠子,她只觉得熟悉,一番回忆想了起来,沈明月在河边被捕那晚,她在沈明月的住处搜索时见到过。
当时那二人身上的首饰尽数典当,只余下这耳坠子,看来是十分重要之物。
将耳坠子收好,快马出城,却在大营门口看到了一匹没有配饰的战马,这马她认识,鬃毛上的那道白色太过明显,这是徐铭的马。
海棠心中冷哼几声,徐铭果然叛变,若当初主上能听她一言,将沈明月处理掉,也不至于造成今日的祸患。
不多时,手下来报,查的确有两个女子昨日半夜从东城门出城,不用多想,这定然是沈明月和她那小婢女。
虽然知道了逃离的方向,但海棠没有立即派人去追,她知道这沈明月狡猾得很,不会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,她决定原计划不变,派人朝东、西、南三个方向分别寻找。
但天下之大,人海苍茫,寻找起来何其困难,十余日后,没有结果,海棠只得带着找到的线索,去安庆找顾洲回禀。
此事本可以传信,但再这样盲目找下去,已没有太大意义,又听闻主上重伤,她不放心,便亲自跑了一趟安庆。
二人不便在大营内见面,夜间,海棠在城外山坡上等了许久,才见顾洲身着一身烟蓝色罗衣缓步而来,虽仪容端正,可身形却瘦削了许多。
待走近了,才看清他神色憔悴,疲惫不堪,好似生了一场大病一般,看来这次的伤是重极了。
熟不知他是心结不解,伤势难愈。
海棠行礼,不由得担忧地唤了一声,“主上。”
顾洲明白她的意思,抬手示意她起身,回了一句,“无妨。”
海棠简要地回禀了这几日的搜寻,命人端来托盘,将上面的盖巾一掀,露出几片杏叶【1】和一只耳坠子。
“主上请看,这是这几日发现的线索,沈明月曾回过营州,之后与莺儿一起出逃,连查几日,只找到了这些配饰,看材质和做工,应是出自军中,大概就是是沈明月骑走的那匹马身上的。”
顾洲拿起耳坠子,问道:“确定这是沈明月的?”
“确定,在营州城她的住处捡到的,想是走到匆忙落了下来。”海棠说着又拿起一片杏叶双手奉上。
顾洲接过,摸着杏叶上刀尖划过的痕迹,问道:“这些是在哪里发现的?”
“很多地方。”
顾洲心中骤然一紧,伤口隐隐作痛,神色紧张地抬头问道:“什么叫很多地方,难道是人已经被……”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【www.lwxs6.cc】